离婚流行,是婚姻质量提高?[原创首发]
文/把日月装进烟斗
离婚,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一种时尚。谚言:“人到中年三喜事,升官发财失老婆。”人到中年了,没有老婆本应该是男人最大不幸,可是现在却成喜事了,是可喜还是可悲?在一些人看来,离婚,就如同升官发财,就如同身份的提高,离婚,是为了让生活更加幸福,离婚,体现婚姻质量的提高。据资料显示,某地区去年向民政部门登记结婚24000对,离婚却有1301对。
说离婚体现婚姻质量的提高,主要理由:
一、离婚,是对造成不合理婚姻的抗议,是社会进步的体现。长期以来,因为传统道德影响和生存压力等因素,我国婚姻的质量普遍不高,现实中貌合神离、同床异梦、名存实亡的婚姻比比皆是。在一些落后地区,更是如此。随着社会的发展,觉醒的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削足适履似的婚姻。无论男女,一旦发现婚姻对自己不适,往往不再过多地徘徊和犹豫。而是果断地选择离婚。
二、离婚,是为了让日子过得更加美满,精神更加充实。高质量的生活不仅仅是指物质生活的富有,更是精神生活的和谐。而婚姻作为一个家庭结合的主要形式,物质与精神是它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而精神是否和谐,在当今社会尤其显得重要。因为物质靠双方去共同创造,而精神则取决于双方的气质修养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等因素。婚姻碎裂或因物质贫困而致,或因为各自的人生价值取向的不同。
总之,婚姻质量要求不高,人们可以不离婚,婚姻质量要求一旦提高,人们就会不满足于现状,从而产生了离婚。离婚,是提高精神和物质生活水平最好办法。离婚,能解决很多家庭方面的不和谐问题。
但是,婚姻质量高与不高,没有一个标准来衡量,一些包办婚姻的现象也许存在过,但并不是主流,现实生活中的离婚主体并非都是包办者,很多人还经过了轰轰烈烈的自由恋爱过程。我们当地有一句俗话:“不要睁着眼睛走瞎路。”说的是男女双方在选择对象时要郑重,要看准,否则就成了睁着眼睛的瞎子,怪不了谁。婚姻既然是男女双双方自愿的结合,又怎么会有不合理来?
烟斗见识短浅,对离婚的现象流行的原因很少深入研究,但从我所见所闻的离婚夫妇中也略有体会。如果要把这些离婚者分成类别,得从几个角度去考虑。如果从身份考虑,有农民,有商人,有知识分子,还有国家干部。如果男女双方的角度考虑,有男方主动离婚的,有女方主动离婚的,有强制离婚的,有双方完全自愿离婚的。
国家干部离婚,主要是男方先提出。随着男方的职务提高,女方越来越来不搭配时,离婚就出现了。当然,还有可能是第三者的插入。某国家干部,某某局局长也,因职务的提高,包起了“二奶”,其夫人因怕离婚,只好忍气吞声,但按中收集“证据”。一日,夫曰:“我们离婚可乎?只要答应,我将给你在财物上弥补你,让你满意,你还可以另泽他人,可谓人财两得,不亦乐乎?”然而该夫人并没有马上答应,而是把一些情况反映到纪委,实为“大义灭亲”也,该局长双规,引发了一桩经济案。
农民的离婚,一农民外出打工,与在一起的打工妹有染,萍水相蓬,给人好处费,并可一夜情。某一日突然回归,为了与妻子解渴,并不顾深夜奔往家中,开门时,发现妻子与另一男人同床共枕,顿时大怒,提出离婚。女人后悔,再三哀求,男人另有心机,认为是机会来了,非离婚不可,闹了半年,终于离婚。后来,女人嫁给了与她偷情的男子,而那个离了婚的男人,并没有找到他心爱的对像,还得带着两个孩子。数年过去了,单身男人吃尽了苦头,唉,早知如此,当初真的不该离婚。
关于富商的离婚,本人因不是富商,了解不多,但也了解一对。某某男与某某女,当年为患难之夫妇。然命运轮回,某某男一夜暴富,与另一女非婚而生子,后突然回到他原配家中,宣布解除婚事,女者也不示弱,要离就离,我同样也可以找一个。不久,某某女离去,新夫人上任。又过不久,某某男对新夫人说:“你算个什么?不及我原来的某某女的一半好,我得给我跪下!”新夫人一听,双脚急忙跪地求饶。
以上几例,耳闻目见,我没有看见他们的因婚姻质量的要求提高离婚,也没有看见他们因离婚而生活过得更加幸福,反而觉得他(她)们因离婚而不幸福了,当然,有可能有一方会幸福,而他们的孩子更加不幸福(这是另话,不在此话题中,故未多解)。可能是烟斗见识少了,没有看出其中的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