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法国安盛”公众号
据《彭博》报道,自2018年年底,有4位中国富豪将超过170亿美元(约1,333亿港元)财富转移到离岸家族信托中。

这意味着上述四名中国顶级富豪已经将手中资产从法律上转移到境外,这可比在温哥华买房置业转移资产高级的多。
根据《中国经营报》的报道,在2018年一年里,仅仅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商人就有15家设立离岸信托,总计将285亿美元的资产转移到国外。
另根据公开报道,从2009年到2018年,马云、刘强东、孙宏斌、雷军、吴亚军、许世辉等在中国富豪榜排名前100甚至前10的富豪都各自创立了离岸信托。
离岸信托=财产“保护罩”?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富豪都设立离岸信托?离岸信托到底是什么呢?
离岸信托的定义
离岸信托其实就是指在国外或者非大陆地区设立的信托,但是也要说清楚,资产实际上都是在国内的。在操作上与信托类似,因为特定的属地对信托的定义或法条有相对宽松或特别的政策,或受益人的利益能够得到更多的保护。
重点就是“保护”二字,当然,保护的意义相对比较宽泛。
离岸信托的作用很多,不过在中国有几点特别突出
一是资产隔离,因为信托是独立财产,可以避免因婚姻问题等分割家族财富。比如,龙湖集团董事长吴亚军离婚案就是最好的例子,龙湖地产在上市前,她就和当时的老公蔡奎分别设立了家族信托,两人分别用各自的家族信托持有上市公司股份,即使后来离婚了,也不影响公司运转以及财产分割。
二是财产传承,随着企业发展、资产的积累,老板们会考虑到财富的传承问题。家族信托本身就是一种理财方式,委托人也可以将其财产委托给受益人,用这种方式为受托人进行管理和分配,防止受益人挥霍。而离岸信托具有私密性,而且国外或者相关地区的信托法律相对成熟,可以满足有钱人对财富的管理和传承需求。
三是财产保护,也就是规避风险,因为信托资产成立后,就会从个人财产中分割出来,是独立运作的资产,它不能被抵债、清算等,这一点做老板的会特别注重。
因为近年来企业因债务危机、股权质押、经营不善而退市或者倒闭的案例很多,以上市公司为例,根据相关数据统计,A股3000多家上市公司中,负债率超过60%以上就有600多家,甚至有10多家上市公司早就资不抵债了。
一旦发生债务纠纷或者破产时,企业存在银行的钱、房产、股票、基金等全部将被查封、冻结。这种情况之下,如果设有离岸家族信托,个人就不会因为公司破产而破产,所以越来越多的富豪借助离岸家族信托基金避开风险。
此外,可能还会涉及税务问题。比如小米上市后,雷军把所有股份托管给方舟信托,受益人是雷军及其家人。原本雷军持有的股份如果分红的话,是需要在内地缴税的,但是现在受益人不止雷军一个人,如果其他受益人不是中国大陆税务居民的话,则情况就又不一样了。
离岸信托的作用很大,信托本身就是一种资产托管方式,离岸信托在上面又多了一层保护的色彩。
最后用李嘉诚的一段话结束本文:“我今年87岁了,已经是古稀之年,安全比利润对我来说更重要。我从来就不是大家说的是什么超人,我可能算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但我其实更是一个普通的人,甚至是一个老人。我希望我的人生能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而不想在晚年再横生枝节。我也希望我的家人和我的商业在我故去之后,正常运转,得到良好的继承”。
家族信托律师 境外信托律师
|